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中国天师府有几处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以及中国天师府有几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本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以及中国天师府有几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张天师是谁
  2. 4. 道教的发源地是四川么为何历代所谓之嗣汉天师府却偏偏位于江西龙虎山呢
  3. 中国天师府有几处
  4. 龙虎山天师府和武当山有区别吗
  5. 龙虎山天师府为什么逐渐没落

张天师是谁

最正宗的张天师是第一代张天师,也就是中国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同时他也是古代名人中享寿最长者。

张道陵究竟活了多少岁呢?答案会惊讶得您打一溜儿跟头,所以这个谜团要随着他的人生历程慢慢地解开。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即公元34年,一个男婴在当时的沛郡丰县阿房村呱呱坠地了,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张道陵张天师。张道陵的诞生可谓自带高大上特质,因为他出生的这个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他出生的这个村和秦始皇最爱的宫殿碰巧重名。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七岁时就能熟背道家巨著《道德经》,儒家的四书五经当然也难不住他。

长大后,张道陵离开家乡来到都城洛阳进入太学深造。太学是研究儒家学术的最高学府,汇集着天下最高深的儒学著作和最优秀的儒学大师,可是,张道陵对儒学的研读越深入,心底的幻灭感越强烈,终于有一天他抛下经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些书都无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呀!

就在此时,朝廷给张道陵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官职——江州令。这是一个别人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可张道陵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去洛阳北面的邙山深处修身炼丹,探求长生之道。

张道陵开始修道事业时,在位的皇帝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佛教中“白马驮经”的故事也发生在明帝年间,也就是说,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三年后,据说在张道陵修炼的地方,有白虎口衔玉符飘然而至,于是,张道陵名声越来越响,信徒越来越多。

公元75年,还未到知天命之年的明帝不幸驾崩,他的儿子刘炟继位为帝,这就是以章草流芳百世的汉章帝,章帝的寿命竟然还不如他的父亲,刚刚三十岁就含恨撒手人寰了,时值公元89年。

新继位的汉和帝只有八岁,垂帘听政的窦太后三次下诏请张道陵出山任职,并赐封他为太傅,冀县侯。但张道陵是真心要做隐士的,并非借此沽名钓誉,他对使者说:“请转告圣上,只要清静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志在青山之中!”

为了表明自己一心向道,不涉政事的态度和决心,张道陵离开了临近京城的邙山,带着几个徒弟一路南下去寻找他理想中的修道净土。他们先在如今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待了几年,然后继续向南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环境幽谧的所在,这个地方就是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的云锦山。

张道陵对云锦山一见钟情,就在山中结庐而居安定下来,然后就开始了青山碧水间

的炼丹历程。传说“三年而神丹成,龙虎出现”,于是,云锦山就成了后人熟知的龙虎山。龙虎山在张道陵心中的确是一个洞天福地,所以他在这儿一住就是三十余年,直到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西游巴蜀传道。

据说张道陵入蜀时已经年逾九十了,如此高龄为何还要远行呢?一是他的身体康健,神采奕奕,根本无须担心受不了远行之辛苦;二是他“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激化,且多名山”;三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需要他的救治。

巴蜀诸山中,张道陵最喜爱的是成都西面不远处的鹤鸣山(又名鹄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崇州一带),他在此定居后,开始了全新的传教历程。

张道陵在巴蜀地区所做的事情其实颇有些“细思极恐”的色彩。

张道陵四处云游,踏遍了巴山蜀水,秦岭南北,云游的过程中,他一方面画符驱邪,一方面传教收徒。张道陵发展信徒的方式既非常实用又充满独创性,他要求凡入道者须出信米五斗,付“天仓”以备饥荒和作“义舍”之用,“天仓”就是公共粮仓。

凭借着九十岁的鹤发童颜和深厚的道学修养,张道陵很快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在那儿学道,祭祷。

看至此处,有没有觉得张道陵的行事作为像极了后世领导黄巾大起义的张角,只不过他没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而已。即使如此,张道陵创立的道教组织也已经被朝廷视为了反动会道门,请看《三国志·张鲁传》中的描述: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但张道陵是一个“福大命大造化大”的不凡之人,他创立的道教尽管被封建政府定位为异端,却并没有给他自己和他的子孙带来生死劫难,他们都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归宿,张道陵本人更是创造了古代名人中的长寿记录。

公元156年,张道陵在益州北部的灵台山(在今四川省苍溪县)撒手人寰驾鹤西游,如果按生于34年计算,他前后经历了

老老少少、大大小小十个皇帝,拥有着123岁(虚岁)的漫长寿命,这个数字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道家始祖老子《道德经》中那句最经典的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体《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4. 道教的发源地是四川么为何历代所谓之嗣汉天师府却偏偏位于江西龙虎山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道家和道教的区别。从道家思想的角度着眼,老子和庄子虽是南方楚地之人,却与四川无甚瓜葛;至于宗教意义上的道教,则可追溯到活跃于东汉中后期的张道陵(张陵)。据说,张道陵在蜀地亲受太上老君之教,授予《太平洞极经》、《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真正意义上之宗教的道教遂在蜀地得以成立。张陵受道后,在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道,先后成立了二十四个政教合一的宗教辖区(称为“二十四治”),后又发展成割据一方的“五斗米道”(以张鲁为代表)。由此而论,道家的思想资源虽不在蜀地,道教的发源地却可归之四川。令人有些不解的是,今日我们所称的嗣汉天师府却并不在川,而是位于数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对此,道教内部的文献(如《汉天师世家》)有其自洽的解释体系;然而,龙虎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体系中似乎并不具特别显著的地位,其真正的发展和勃兴当在唐宋之后。由此而论,宗教的叙述和历史的真实之间似乎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江西龙虎山天师的谱系同张道陵之间的直接传承关系仍有不少的疑点。我们今天所见有史可考、较为活跃的龙虎山天师,皆出自唐宋之后;之前的历代天师虽然有着一个看似十分明晰的谱系,却并不能完全掩盖其传承中可能存在的拟构和后设。曹操攻灭张鲁之后,活跃在今汉中一带的天师道徒星散于南北,其中的一部分或许的确来到了江西的龙虎山。然而,这批天师道徒是否是张道陵的直系后裔,则是颇为令人怀疑的。至少我们在试图将道教发源地四川和位于江西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相联系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二者间可能存在的断裂和建构,从历史的维度保有相当的谨慎。

中国天师府有几处

应该只有一处天师府,即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上,地处龙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屡加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建造遗存,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

1983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1987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

龙虎山天师府和武当山有区别吗

龙虎山与武当山都属于道教名山。龙虎山上的许多道教建筑,其中的天师府,以及上清宫,保存相对较好。

龙虎山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往西南方向大概有四十公里距离就是龙虎山所在地了,最开始被人们叫作云锦山,后来为什么叫龙虎山呢,据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山中炼丹,当炼成了九天神丹后,呈现出了龙虎的景象,从此后此山改名为龙虎山了。

武当山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间,武当山,又被人们叫作太和山,因为武当山主要是道教所在地,太和其实也是‘道’的意思,所以就被叫太和山了。据说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在这里修行,比如尹喜真人、阴长生、吕洞宾,陈抟老祖等都是各个时代的人,都选择在这里修仙悟道。最有名的还是明朝的张三丰,张三丰在此创建了闻名天下的武当派,他的功夫尤其是内家拳太极,与少林武术共同享誉天下。

龙虎山天师府为什么逐渐没落

清乾隆中期,天师地位由一品一度降为五品,后复三品。尽管如此,慑于民众信仰和传统习俗,清王朝仍赐天师世袭嗣教,加恩视正三品,并“永为例”。(道教之音)

直到清末,虽然地位下降(其实是道教整体地位下降),但道教祖庭地位仍然是非常崇高的,武当山白云观等还是差上一筹。

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天师府有几处、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zaoqiangbu.com/3553.html